央行利好+新年首個交易日 全面降準是不是意味著“大水”要來?
2020-01-02 09:54:06 來源:Wind資訊
新年第一天,央行送來“大禮包”——全面降準!
全面降準之后,資金面將比以前寬松了。實體經濟、股市、樓市都迎來利好
全面降準是不是意味著“大水”要來?
你想多了。央行強調,不搞“大水漫灌”,保持物價水平總體穩定。
1月2日是新年首個交易日,央行送來“大禮”,A股會漲嗨嗎?Wind大數據告訴你答案:
1. 自2011年11月30日以來,央行全面降準14次,A股上漲概率為50%。
2. 二十年來,元旦節后第一天,A股上漲概率約60%。
釋放長期資金約8000多億
1月1日,央行宣布,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降低社會融資實際成本,決定于1月6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此次降準符合市場預期。
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降準是全面降準,體現了逆周期調節,釋放長期資金約8000多億元,
注意,不是“大水漫灌”
央行1月1日表示,此次降準與春節前的現金投放形成對沖,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仍將保持基本穩定,保持靈活適度,并非大水漫灌,體現了科學穩健把握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穩健貨幣政策取向沒有改變。
“降準”雖然不是“降息”,但資金面寬裕了,同樣可以讓市場利率走低。但為什么不直接降息呢?
一方面是通脹CPI上升壓力,另一方面則面臨穩增長壓力。這意味著,為了防止通脹預期擴散,保持貨幣政策的針對性、穩定性至關重要。
另一個問題,為什么在1月降準?
央行于2020年元旦宣布降準,與1月資金面需求較大,銀行流動性面臨壓力有關。業內認為,一方面,降準可以對沖春節前的流動性缺口;另一方面,降準可以為地方政府創造穩定的融資環境。
2020年新年春節較往年為早,提前到在1月25日。1月一般是繳稅大月。更重要的是,為穩增長等需要,1月會有新增專項債發行。
十四年大數據:全面降準后A股5成概率上漲
央行新年送大禮,又是新年首個交易日,A股會漲嗨嗎?
Wind梳理過往歷史數據發現,自2011年11月30日以來,央行全面降準14次,在此期間上證綜指和深證成指均出現7次上漲,上漲概率為50%,其中深證成指最大一次漲幅接近2.5%。
降準后,哪類個股最受益?
▲安信策略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果:
這次降準后,預計貨幣會歇一段,留到后面一點擇機再降一次準。
短期降準雖然可謂符合我們預期,但其落地依然有利于市場指數繼續向上,預計短期券商股繼續強勢,周期股也會有脈沖性行情表現。
▲申萬宏源策略點評認為:
降準同時利好科技成長和順周期,或使得春季行情的演繹更加順暢。
短期順周期相對性價比優于成長,未來一個階段“周期搭臺,成長唱戲”的經典輪動可能再現,推動春季行情再上臺階。
具體方向上,科技成長需精選個股,聚焦游戲影視、消費電子、新能源汽車。順周期重點關注競爭格局優化的機械設備和建筑材料,以及低估值的銀行、房地產和建筑裝飾。
▲中信建投首席策略張玉龍:
本次降準存在四個方面意義:
第一,對沖銀行存量貸款換錨的影響,降低銀行的成本,保證銀行業和金融體系穩定;
第二,補充春節的流動性,保證流動性充裕穩定;
第三,配合專項債等逆周期調節工具的發行,促進逆周期調節;
第四,這對市場非常有幫助,A股將繼續大幅度上漲,地產、建材、建筑和券商、銀行等“周期+金融”是最占優的品種。
二十年大數據:新年首個交易日6成概率上漲
Wind通過梳理2000年以來元旦節后滬深主要指數的市場表現顯示,二十年來,元旦節后第一天,上證指數有12次上漲,深證成指11次上漲,上漲概率均在60%左右。
其中漲幅最大的一次發生在2015年元旦節后第一天,當天上證指數大漲3.58%。
上證指數8次下跌的過程中,跌幅最大的一次發生在2016年,2016年1月4日,A股遇到史上首次“熔斷”,當天上證指數大跌6.86%。
Wind統計數據顯示,二十年來,萬得全A指數元旦節后第一天上漲的概率也為65%。
中小板指2006年以來,元旦節后第一天有9次上漲,上漲概率為64.29%。
創業板指元旦節后第一天的表現則稍顯疲弱,2011年以來,僅4次上漲,上漲概率僅為44.44%。
十年來什么板塊在1月更受市場關注
行業板塊方面,近十年來的1月份誰更受市場關注?
Wind數據統計顯示,2010年以來的1月份,累計漲幅排名第一位次數最多的有信息技術、醫療保健和能源行業,均有2次行業指數漲幅排名第一位。
關鍵詞: 全面降準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