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速訊丨表里山河一詞_表里山河一詞出自
2022-09-24 13:27:42 來源:互聯網
表里山河一詞出自(表里山河一詞)
表里山河是一個成語,出自《左傳·僖公二十八年》: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無害也。"說的就是山西地形的險要之勢,外有大河,內有高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有山河天險作為屏障的山西,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在春秋時期,晉國和南邊強大的楚國就有一場著名的戰爭——城濮之戰,戰前晉文公心中疑慮。大將狐偃說:"打吧!打了勝仗,一定會得到諸侯擁戴。如果打不勝,晉國擁有表里山河的地形,也必定不會受什么損害。"
山西之名,就是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東邊有太行山、西邊有呂梁山、北部有恒山,南部有中條山,山區面積約占全省總面積的80%以上。除了縱橫的山勢,黃河也成為山西北部一條天然屏障。山西境內還有汾河和海河兩大水系,地理位置獨特。
205贊踩31評論分享舉報山西晚報《山西晚報》官方賬號12-26 10:19關注
“表里山河”的來源
表里山河,表里的意思是內外。而外有大河,內有高山。指有山河天險作為屏障。早在先秦時期的《左傳》,山西這片地域就被形容為“表里山河”。《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子犯曰:‘戰也。戰而捷,必得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無害也。’”
“表里山河”的重要性體現在哪兒呢?
根據《讀史方輿紀要》的記述:山西居京師上游,表里山河,稱為完固。且北收代馬之用,南資鹽池之利,因勢乘便,可以拊天下之背而扼其吭也。說者曰:大同于京師,尤為建瓴之勢,朝發白登,暮叩紫荊,則國門以外,皆戰場也。往者土木之變,敵雖深入郊圻,賴大同犄其后,故不能以得志。嗣是關門告警,未嘗不以大同為鎖鑰之寄。且夫天下之形勝,莫若陜西,趙主父攘地至云中、九原,遂欲直南襲秦咸陽。秦始皇巡北邊,從上郡入,既又使蒙恬除直道,自九原抵云陽。張儀之以秦脅燕也,曰:秦下甲云中、九原,驅趙而攻燕。唐范陽之亂,李泌議遣安西西域之眾,并塞東北,自媯檀南取范陽,然則左顧范陽,右顧咸陽,燕、秦捷徑,皆道出大同也。近時為門戶計者,切切于議屯、議戍、議轉輸,而邊事日棘。嘉靖中,督臣翁萬達上邊議,謂山西太原、大同,皆與京師相表里,防維最重。
關鍵詞: 表里山河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