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枚磁力珠 讓20個月孩子胃穿孔
2019-01-16 11:32:21 來源:長春晚報
長春晚報記者 于慧
孩子低熱、不愛吃飯,情緒不好,難道是感冒了?經檢查,這些癥狀的主因竟是孩子吞下了8枚磁力珠,并已造成胃腸穿孔。14日,記者從長春市兒童醫院獲悉,經過手術治療,惹禍的磁力珠被及時取出。
“當時情況太危急了,如果延誤就診后果不可想象。”14日下午,提起幾天前的那次接診,門診接診醫生張春艷感覺后怕。11日10時許,長春市兒童醫院來了一位20個月的小患者,家長反映孩子這幾天不愛吃東西、低熱,情緒也沒以前好,加上家里有大人感冒,就懷疑孩子也感冒了。 隨后,孩子爸爸提出想順便再做個檢查,“姐姐在家玩磁力珠,最近我們發現少了幾個,問哪去了,妹妹指自己的嘴。所以想拍個片,看她到底吃沒吃磁力珠。”爸爸說。門診接診醫生張春艷立刻給患者拍片,很快結果出來了,很明確地顯示患兒的確吞下磁力珠,數量在7枚至8枚,但是磁力珠的具體位置不明確。 “如果通過內鏡中心治療,就可以免去患者手術。磁力珠在胃內、結腸內,我們都可以取。”內鏡科副主任醫師邊鵬馬上找到彩超室主任姚大陸,做進一步檢查,定位磁力珠的位置。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努力,確定胃內有磁力珠。內鏡中心工作人員當即決定進行鏡下取異物,把胃內的磁力珠取出來。 “磁力珠的穿孔幾率在95%,而且家長說磁力珠不是一次性吃下去的,吃了幾次他們也不確定。考慮到這兩點,患者入院后,我們兩手準備,一旦出現穿孔,馬上由外科團隊介入。”邊鵬說,當日15時30分到16時,醫生為患者實施全麻,通過胃鏡發現胃里有2枚磁力珠,而其中一枚在胃壁上嵌著,已經穿孔。這種情況下,需要外科團隊介入,手術取出。 隨后,經過麻醉科主任王麗波團隊精確麻醉,小兒普外科、新生兒外科主任耿輝帶領團隊著手手術,進鏡后發現胃壁穿孔,在和家長進一步溝通后,立刻手術。耿輝主任介紹,術中發現,患者兩次吃進磁力珠,第一次吃的磁力珠已經到結腸位置,后吃進的磁力珠在胃內。兩個位置的磁力珠粘附,把胃壁和結腸壁吸在一起,導致胃黏膜和腸黏膜缺血、壞死,造成胃穿孔、結腸穿孔。經過努力,患兒吞下的8枚磁力珠經手術均被取出,并做胃黏膜和腸黏膜修復,患兒安全。
“大概可以判斷出患兒吞進磁力珠有3天時間,孩子有肚子疼,低熱,不愛吃東西的表現。”邊鵬說,磁力珠如果把黏膜全部穿透,散落在腹腔內,就非常難找了;如果吸附到腎臟,風險也特別大。 目前,患兒已經安全。這是長春市兒童醫院多科系精誠合作、治療成功的又一個病例。“誤食磁力珠的案例,我們已經接到多例了。”邊鵬醫生提醒家長,潛在危險不容忽視,家長必須嚴加看護,尤其是6歲以下兒童,日常生活中應避免孩子接觸微小物品,包括硬幣、小玩具零件、堅果、紐扣、別針、塑料蓋、骨片、棗核等,當發生此類事件時,及時就診并積極配合治療。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