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數據顯示:收入感受指數由降轉升 同時就業預期指數亦有所回升
2022-10-11 10:13:02 來源:巴中在線
央行近日發布的《2022年三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儲戶調查報告”)顯示,今年三季度,居民收入感受指數已由降轉升,同時就業預期指數亦有所回升。
在此基礎之下,選擇“更多儲蓄”的居民占比較上季度下降了0.3個百分點,這是自去年二季度以來首次出現下降。選擇“更多投資”的居民占比有所回升,亦是6個季度以來的首次回升。而在未來三個月準備增加的支出項目中,選擇“購房”的居民占比出現了5個季度以來首次回升。
“當前經濟已經出現了回暖跡象。”有業內人士認為,央行發布的三季度調查問卷的數據可以看出,市場的總體信心在不斷回暖,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之下,經濟活動的難點和堵點不斷被疏通,制造業、服務業等行業已現復蘇,有效投資增長亦在加快。而相關“穩增長”的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效力仍在持續,預計未來經濟轉暖的趨勢將得以延續。
收入感受指數由降轉升
根據央行數據顯示,2022年三季度居民收入感受指數為47.0%,比上季上升2.5個百分點。其中,12.2%的居民認為收入“增加”,比上季增加1.4個百分點,69.7%的居民認為收入“基本不變”,比上季增加2.2個百分點。同時,就業預期指數亦出現了回升,比上季上升0.8個百分點至45.3%。
這與央行發布的另一份《2022年第三季度企業家問卷調查報告》趨勢保持一致。數據顯示,企業家宏觀經濟熱度指數為26.9%,比上季上升0.4個百分點。
“企業對未來經濟回暖的信心,對居民的收入感受和就業預期形成了一定的支撐。”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當前汽車產業“供需兩旺”,可以帶動消費、制造業投資、出口等領域的增長;而服務行業尤其是餐飲業的復蘇則將帶動大量就業。
根據中汽協的數據顯示,三季度汽車行業供需兩旺。根據重點企業周報數據推算,2022年9月汽車銷量251.9萬輛,環比增長5.7%,同比增長21.3%。2022年9月汽車消費指數為92.1,高于上月,預期10月購車需求會有所增長。
另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8月份服務業持續恢復。其中,住宿、餐飲、電信廣播電視及衛星傳輸服務、貨幣金融服務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位于55.0%以上較高景氣區間。從市場預期看,服務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57.6%。
此外,光大證券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預計,今年四季度基建、制造業等領域信用擴張確定性較強。同時,隨著房地產供給側和需求側支持政策進一步加碼,“保交樓”資金到位后有望加速施工進程,若基建與地產形成共振,將強化“寬信用”表現、推動“穩增長”顯效。
19.1%
三季度“儲戶調查報告”顯示,居民的投資意愿有所上升。選擇“更多儲蓄”的居民占比依然最高為58.1%,但較上季度出現了0.3個半分點的下降。這是自去年二季度以來的首次下降。與此同時,選擇“更多投資”的居民占比則上升1.2個百分點至19.1%,亦是自去年二季度以來的首次上升。
“儲戶儲蓄意愿略有下降,與銀行存款利率下降有關,也與對市場回暖信心復蘇有關。”周茂華表示,今年以來銀行存款利率進入下行通道,存款收益已經處于較低水平。但從總體來看,資本市場將在四季度或迎來上行行情,因此選擇更多投資的居民占比小幅增長亦在情理之中。
在周茂華看來,當前市場對資本市場的前景更偏向樂觀的原因有三,一是市場信心回暖,經濟復蘇將帶動企業發展;二是預計今年四季度的流動性環境相對友好;三是經過二季度的深度調整,不少板塊處于低估值狀態。
中國銀行研究院副院長周景彤認為,疫情防控政策正在持續優化,預計未來疫情對經濟活動的影響將不斷減小,同時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或將在四季度有所降低,經濟運行很可能將走上正軌,這些將對資本市場形成利好。
此外,匯華理財相關人士向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當前投資者普遍持謹慎觀望態度。但以滬深300指數為例,股債相對比價指標已處于過去5年的97.7%分位,股票的賠率處于歷史高位。“未來疫情防控政策優化,或者房地產限購限售、改善性需求政策的積極變化都將扭轉當前過于悲觀的市場預期和股價趨勢。”
四季度購房意愿將上升?
央行三季度儲戶調查報告數據顯示,選擇在未來三個月準備購房的居民占比較上季度略上升0.2個百分點至17.1%,這是今年以來購房意愿的首次回升。
“樓市銷售仍然相對低迷,但已出現了積極跡象。”周茂華表示,由于市場對未來宏觀環境發展預期有所好轉,三季度以來“穩樓市”的政策不斷加碼,問題樓盤的處置進程亦有所加快,市場對樓市發展信心已略有恢復。
今年以來,樓市銷量不佳,一直處于相對低迷的狀態。傳統“金九銀十”的銷售旺季已成過去。而三季度以來,各部門、各地區均加碼了“穩樓市”的相關政策。據中原地產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截至9月,年內房地產調控已經超過835次,而2021年同期僅有482次,同比上漲接近73%。其中,9月單月超過135次,刷新了歷史紀錄。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當前部分城市成交量依然明顯地出現了同比下調的現象,一二線城市市場繼續維持相對低迷的表現。但隨著各種寬松政策的出現,市場整體出現了逐漸企穩的跡象,從趨勢看,隨著更多維穩樓市政策的出臺,市場有望在年末逐漸出現單月同比持平的趨勢。
植信投資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連平亦預計,四季度房地產政策仍將維持相對寬松的基調,房企可能獲得更多融資支持推進“保交樓”。重點城市可能率先企穩回升,銷售及房價有望迎來年內拐點,土地市場在局部地區將逐步修復,房地產投資跌幅將小幅收斂。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指出,由于對房價預期偏弱,“未來3個月預計增加購房支出”的比例僅為17.1%,較上季度增加0.2個百分點,為2016年四季度以來的次低水平。雖然8月22日5年期LPR再度下調15個基點,地方政府也出臺了一系列穩地產政策,但居民部門對于房地產的信心仍然偏弱,預計地產復蘇仍將任重道遠。
不過,周景彤認為,一系列“穩樓市”的政策目標是穩定樓市,讓樓市回歸正常狀態。當前我國樓市發展的底層邏輯已經發生改變,高負債、高杠桿、高流轉的發展模式已無法持續,受政策導向改變、人口老齡化加快、外資流入減少以及市場預期變化等因素影響,預計我國樓市發展大概率很難恢復到過去高速增長的時代。
此外,央行數據顯示,56.6%的居民預期房價在四季度將“基本不變”,較上季度增加2.0個百分點;同時有16.3%的居民預期房價將有所下降,較上季度上升0.3個百分點,但漲幅較上季度的1.6個百分點有所下降。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