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繁為簡精準施治!南京市第一醫院成功為一例髖關節翻修手術
2022-02-23 10:37:27 來源:南京晨報/愛南京
近日,南京市第一醫院骨科利用3D打印技術個性化定制假體,成功為一例腫瘤髖關節術后近10年松動脫位的患者實施了關節翻修術。術后3天,患者就已經能下地行走。
今年60歲的張先生12年前進行了“左股骨近端軟骨肉瘤切除術和左髖關節腫瘤假體置換術”,術后恢復良好。可以正常生活。2年前張先生無明顯誘因出現左髖疼痛,疼痛呈間歇性,活動后加重,休息后緩解。此后張先生癥狀逐漸加重,在當地醫院就診,X光片檢查發現:左側髖關節置換術后人工假體松動,旋轉中心上移,髖臼大量骨缺損并溶解,股骨近端骨溶解。因為癥狀嚴重影響生活,懷揣著信任來到南京市第一醫院骨科就診,希望得到專家的幫助。
據骨科主任醫師姚慶強介紹,根據張先生目前的狀況,需進行髖關節翻修重建手術,先將之前的假體取出再重新置換,由于髖臼側有巨大骨缺損、骨溶解,合并嚴重骨質疏松,給翻修手術帶來了許多不確定因素,因此髖翻修手術一直是骨科(關節外科)的巨大挑戰。如何化繁為簡、精準施治,姚慶強想到了運用3D打印技術解決這個棘手的難題。
術前,通過導出CT圖片數據,然后進行精確1:1的3D打印髖關節模型,通過模型、計算機模擬預手術,這樣就可以使髖關節的翻修重建變得精準、高效、簡潔,有效減少手術時間,極大提高復雜翻修手術的成功率,減少所有軟組織的剝離感,讓患者手術更加安全可靠。
運用先進的3D打印技術,醫生將張先生髖關節進行了打印,然后在3D模型上進行病情分析和反復的模擬手術,使醫生在手術前做到“胸有成竹”。
姚慶強介紹,個性化假體的制作過程較為復雜,首先利用醫院雙源CT對患者髖臼進行掃描檢查,通過3D重建精確掌握髖臼周圍骨質缺損情況,同時將CT數據傳輸至3D制作中心,經多次設計、調試,最終制作出最適合的假體。
一切準備就緒后,張先生被推進了手術室。手術歷時一個半小時,順利植入3D打印個性化假體。術后X片顯示:左側關節旋轉中心無上移,偏心距雙側相等,雙下肢長度相等,外展角和前傾角滿意。術后3天,患者就已經能下地行走。(通訊員 章琛 劉楊 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戚在兵)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