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三大資管在港"掃貨" 中國平安16天內被增持18次
2019-01-23 11:34:27 來源:國際金融報
港交所最新權益披露信息顯示,從2019年1月1日到1月22日,包括貝萊德集團、瑞銀集團、摩根大通在內的全球三大資管機構,頻繁大批量增持中國平安(60.020,-0.05,-0.08%)H股、新華保險(40.380,0.09,0.22%)H股和中國人壽(21.890,-0.01,-0.05%)H股。
隨著各上市保險公司2018年全年保費收入的陸續披露,全球資管機構巨頭在香港市場的“掃貨”頻率也在加快。
港交所最新權益披露信息顯示,從2019年1月1日到1月22日,包括貝萊德集團(Black Rock, Inc.)、瑞銀集團(UBS Group AG)、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Co.)在內的全球三大資管機構,頻繁大批量增持中國平安H股(2318.HK)、新華保險H股(01336.HK)和中國人壽H股(2628.HK)。
據《國際金融報》記者統計,今年以來,中國平安16天內共獲得上述三大資管機構增持高達18次,成為最受青睞的保險股。
貝萊德年內9次增持中國平安
值得注意的是,據《國際金融報》記者統計,2019年1月1日至1月22日,貝萊德集團增持中國平安H股9次,共計增持約1725萬股,成為增持中國平安H股次數最頻繁的資管機構。
(中國平安H股權益披露)
其中,1月15日至1月17日,貝萊德集團連續三天增持中國平安H股。
1月17日,貝萊德集團增持中國平安H股220萬股,持有權益的股份數目約為4.12億股,占已發行的有投票權股份百分比為5.54%。
1月16日,貝萊德集團增持中國平安H股133萬股,持有權益的股份數目約為4.18億股,占已發行的有投票權股份百分比為5.61%。
1月15日,貝萊德集團增持中國平安H股265萬股,持有權益的股份數目約為4.15億股,占已發行的有投票權股份百分比為5.57%。
另外,貝萊德集團也在1月10日以每股均價27.6572港元增持新華保險H股,增持股數為20.62萬股,持有權益的股份數約6212萬股,占已發行的有投票權股份的6.01%。
(新華保險H股權益披露)
摩根大通成平安“頭號粉絲”
Wind數據顯示,中國平安H股最近的20條大事件提醒記錄中,關于摩根大通的增減持股記錄就占了12條。
尤其在剛過去的2018年一年時間內,摩根大通對中國平安H股的增持、減持動作次數更是驚人,其中以增持居多。
最近的一次是1月15日,摩根大通以每股均價70.441港元增持中國平安H股,增持股數為1641.2萬股,持有權益的股份數目約11.92億股,占已發行的有投票權股份百分比為16%。
稍早前,2018年12月11日,摩根大通以每股均價73.45港元,增持中國平安H股約1361萬股,累計金額約10億港元。增持后,摩根大通持有中國平安H股約12.7億股,占已發行的有投票權股份百分比17.05%,此前持股比例為16.95%。這一波操作,被業內稱為“抄底”。
當時,有分析人士指出,除了估值優勢明顯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平安公布的“上限約1000億元回購計劃”引起投資者的高度關注。
上市險企10日股價向上
與全球資管機構增持保險股相呼應的是,保險板塊股價的正向增長。
截至1月22日,中國平安H股10日漲幅8.56%,中國平安A股10日漲幅7.65%;中國人壽H股10日漲幅13.39%,中國人壽A股10日漲幅9.55%;新華保險H股10日漲幅6.7%,新華保險A股10日漲幅2.44%;中國太保(29.670,0.23,0.78%)H股10日漲幅8.52%,中國太保A股10日漲幅5.44%;中國人保(5.360,-0.01,-0.19%)H股10日漲幅3.32%,中國人保A股10日跌幅1.47%。
銀河證券認為,上市險企價值持續增長,估值均處于歷史底部且遠低于國際同業水平,當前板塊P/EV均值0.87倍左右,估值不貴,性價比較高。建議關注板塊配置價值。
萬聯證券認為,前期保險股受利率下行影響,估值跌至合理區間下沿,近期受益于保費數據回暖出現反彈,但反彈能否持續仍需觀察開門紅數據、年度業績、利率走勢和權益市場能否企穩。長期來看,保險行業特別是壽險行業,長期價值成長趨勢未改,繼續維持保險行業“強于大市”評級。
據《國際金融報》記者統計,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中國太平、中國人保、新華保險和眾安在線七大上市險企,2018年度合計實現原保費收入約2.36萬億元,同比增長10.3%,較行業3.9%的平均增速水平高出近6個百分點。
其中,中國平安1月15日發布的保費收入公告顯示,2018年全年公司合計實現原保費收入7191.44億元,同比增長約19%。其中,4家控股子公司平安財險、平安人壽、平安養老和平安健康的原保費收入分別為2474.44億元、4468.85億元、211.12億元和37.03億元。
對此,經濟學家宋清輝對《國際金融報》記者分析,外資增持的背后,源于對保險行業基本面的一致看好。目前,保險行業估值已經接近歷史低點,存在一定的估值修復空間。未來,隨著保險行業良性轉型發展,市場均看好保險板塊的基本面,估值盈利空間有望進一步提升。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