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新政辦理操作指引,仁和會計已幫大家整理好
2021-03-16 14:39:33 來源:財訊網
2020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于3月1日已經開始!還不清楚有關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重點政策、案例解析、填報方法、注意事項等內容的朋友們看過來,仁和會計都幫大家整理好了,快來圍觀。
一、支持新冠疫情防控有關捐贈
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關捐贈稅前全額扣除。
| 政策依據
1.《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關捐贈稅收政策的
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9號)。
2.《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關稅收征收管理事項的
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4號)。
| 政策要點
企業通過公益性社會組織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等國家機關,捐贈用于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現金和物品,允許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全額扣除。
企業直接向承擔疫情防治任務的醫院捐贈用于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物品,允許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全額扣除。
| 案例解析
A企業為生產防疫口罩企業(一般納稅人),2020年度利潤總額90萬元。主營的防疫口罩不含稅價10元/件,成本價8元/件。將自產的10000包防疫口罩直接捐贈給承擔疫情防治任務的醫院,已取得醫院開具的捐贈接收函,該批口罩耗用原材料購進時已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并申報抵扣,稅額1萬元。會計處理如下:
| 填報方法
本指引不考慮其他稅費,申報表中填入的金額單位均為萬元。
1.企業所得稅視同銷售處理:調增視同銷售收入100000元,調增視同銷售成本90000元(含轉出進項稅額10000元),合計調增應納稅所得額10000元。
2.填報《納稅調整明細表》30行“(十七)其他”行次:企業將貨物、資產、勞務用于捐贈、廣告等用途時,進行視同銷售納稅調整后,對應支出的會計處理與稅收規定有差異需納稅調整的金額填報在本行。
3.申報捐贈支出稅前扣除:該企業直接向承擔疫情防控任務醫院的實務捐贈,準予全額稅前據實扣除。其中,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計入本年損益的捐贈支出金額,包括該支出已通過《納稅調整項目明細表》(A105000)第30行“(十七)其他”進行納稅調整的金額。即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實務捐贈視同銷售后的稅收金額(10.3-1.3+1)。
| 注意事項
1.“公益性社會組織”,是指依法取得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資格的社會組織。
2.企業享受全額稅前扣除政策的,采取“自行判別、申報享受、相關資料留存備查”的
方式,并將捐贈全額扣除情況填入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相應行次。
3.企業取得承擔疫情防治任務的醫院開具的捐贈接收函,作為稅前扣除依據自行留存備
查。
4.本政策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截止日期請關注財政部、稅務總局有關公告。
二、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生產企業
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生產企業為擴大產能新購置的相關設備,允許一次性稅前扣除。
| 政策依據
1.《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關稅收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8號 )。
2.《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關稅收征收管理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4號)。
| 政策要點
對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生產企業為擴大產能新購置的相關設備,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 案例解析
B企業為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生產企業,2020年6月購進一臺單價為600萬元的設備(稅法最低折舊年限10年),不考慮凈殘值。會計處理:2020年7月開始按照直線折舊法分8年進行折舊。會計計提折舊額=600/8/12×6=37.5萬元,假設企業選擇一次性稅前扣除政策,則稅法允許稅前扣除金額為600萬元,應調減應納稅所得額=600-37.5=562.5萬元,節稅562.5×25%=140.625萬元。
| 填報方法
在《資產折舊、攤銷及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80)第12行“(五)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生產企業單價500萬元以上設備一次性扣除”填入相關內容。注意:第12行第5列“稅收折舊、攤銷額”僅填報“稅收折舊、攤銷額”大于“享受加速折舊政策的資產按稅收一般規定計算的折舊、攤銷額”月份的金額;第11、12行第6列填列“享受加速折舊政策的資產按稅收一般規定計算的月折舊額”,即依照固定資產稅收規定最低折舊年限,按直線法計算的1個月折舊額。
| 注意事項
1.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生產企業,適用一次性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政策的,在優惠政策管理等方面參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設備器具扣除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執行問題的公告》(2018年第46號)的規定執行。企業在納稅申報時將相關情況填入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固定資產一次性扣除”行次。
2.是否屬于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生產企業,由省級及以上發展改革部門、工業和信息化部門確定。
3.本政策自2020年1月1日起實施,截止日期請關注財政部、稅務總局有關公告。
三、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困難行業企業
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困難行業企業2020年度發生的虧損,最長結轉年限延長至8年。
| 政策依據
1.《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關稅收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8號 )。
2.《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關稅收征收管理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4號)。
| 政策要點
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困難行業企業2020年度發生的虧損,最長結轉年限由5年延長至8年。
困難行業企業,包括交通運輸、餐飲、住宿、旅游(指旅行社及相關服務、游覽景區管理兩類)四大類,具體判斷標準按照現行《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執行。困難行業企業2020年度主營業務收入須占收入總額(剔除不征稅收入和投資收益)的50%以上。
| 案例解析
C企業為交通運輸企業,2018年成立,無境外所得,無合并分立事項,成立當年盈利10萬元,2019年盈利20萬元,2020年受疫情影響虧損30萬元。根據新政策,2020年的虧損最長彌補年限由2025年延長到2028年。
| 填報方法
在將有關數據填入《企業所得稅彌補虧損明細表》(A106000)第11行填入相關內容。
| 注意事項
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困難行業企業適用延長虧損結轉年限政策的,應當在2020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通過電子稅務局提交《適用延長虧損結轉年限政策聲明》。
四、電影行業企業
電影行業企業2020年度發生的虧損,最長結轉年限延長至8年。
| 政策依據
《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電影等行業稅費支持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0
年第25號 )。
| 政策要點
對電影行業企業2020年度發生的虧損,最長結轉年限由5年延長至8年。
電影行業企業限于電影制作、發行和放映等企業,不包括通過互聯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等信息網絡傳播電影的企業。
| 注意事項
案例解析、填報方法和《適用延長虧損結轉年限政策聲明》比照本指引第三條“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困難行業企業2020年度發生的虧損,最長結轉年限延長至8年”。
五、杭州亞運會有關捐贈
杭州亞運會有關捐贈稅前全額扣除。
《財政部 稅務總局 海關總署關于杭州2022年亞運會和亞殘運會稅收政策的公告》(財政部2020年第18號 )。
| 政策要點
自2020年4月9日起,對企業、社會組織和團體贊助、捐贈杭州2022年亞運會和亞殘運會及其測試賽的資金、物資、服務支出,在計算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時予以全額扣除。
| 注意事項
案例解析、填報方法比照本指引第一條“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關捐贈稅前全額扣除”。
六、集成電路和軟件產業
促進集成電路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
| 政策依據
《財政部 稅務總局 發展改革委 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
質量發展企業所得稅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 發展改革委 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告2020年第45號)。
| 政策要點
自2020年1月1日起,一是國家鼓勵的集成電路線寬小于28納米(含),且經營期在15年以上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或項目,第一年至第十年免征企業所得稅;
二是國家鼓勵的集成電路線寬小于65納米(含),且經營期在15年以上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或項目,第一年至第五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六年至第十年按照25%的法定稅率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三是國家鼓勵的集成電路線寬小于130納米(含),且經營期在10年以上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或項目,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稅率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四是國家鼓勵的集成電路設計、裝備、材料、封裝、測試企業和軟件企業,自獲利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稅率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五是國家鼓勵的重點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和軟件企業,自獲利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五年免征企業所得稅,接續年度減按1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六是國家鼓勵的線寬小于130納米(含)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屬于國家鼓勵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清單年度之前5個納稅年度發生的尚未彌補完的虧損,準予向以后年度結轉,總結轉年限最長不得超過10年。
| 案例解析
D企業為國家鼓勵的集成電路線寬小于28納米(含),且經營期在15年以上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2015年開始獲利,按照原有政策享受“企業五免五減半”(第一年至第五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六年至第十年按照25%的法定稅率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的優惠政策,2020年為獲利的第6年,根據新政策,可以按本公告規定享受“企業十免”(第一年至第十年免征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2020年納稅調整后所得460萬元,應納稅所得額460萬元,應納所得稅額115萬元(460×25%),按照“企業十免”新政策免征企業所得稅,減免企業所得稅額115萬元。
| 填報方法
| 注意事項
1.新增十年免稅的優惠政策,國家鼓勵的集成電路線寬小于28納米(含),且經營期在15年以上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或項目,第一年至第十年免征企業所得稅。
2.對于按照集成電路生產企業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優惠期自獲利年度起計算;對于按照集成電路生產項目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優惠期自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計算,集成電路生產項目需單獨進行會計核算、計算所得,并合理分攤期間費用。
3.國家鼓勵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或項目清單、國家鼓勵的重點集成電路設計和軟件企業清單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財政部、稅務總局等相關部門制定。
4.國家鼓勵的集成電路設計、裝備、材料、封裝、測試企業和軟件企業條件,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稅務總局等相關部門制定。
5.符合原有政策條件且在2019年(含)之前已經進入優惠期的企業或項目,2020年(含)起可按原有政策規定繼續享受至期滿為止,如也符合本公告第一條至第四條規定,可按本公告規定享受相關優惠,其中定期減免稅優惠,可按本公告規定計算優惠期,并就剩余期限享受優惠至期滿為止。符合原有政策條件,2019年(含)之前尚未進入優惠期的企業或項目,2020年(含)起不再執行原有政策。
6.符合原有政策條件但不符合新政策條件的企業主要有集成電路生產(線寬小于0.8微米)企業、集成電路生產(線寬小于0.25微米)企業、集成電路生產(投資額超過80億元)企業。
7.集成電路企業或項目、軟件企業按照本公告規定同時符合多項定期減免稅優惠政策條件的,由企業選擇其中一項政策享受相關優惠。其中,已經進入優惠期的,可由企業在剩余期限內選擇其中一項政策享受相關優惠。
8.原有政策,包括:《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2〕27號)、《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發展改革委 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進一步鼓勵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6號)、《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發展改革委 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軟件和集成電路產業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16〕49號)、《財政部 稅務總局 國家發展改革委 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27號)、《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集成電路設計和軟件產業企業所得稅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68號)、《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和軟件企業2019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適用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29號)。
七、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企業
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企業減按15%稅率優惠延續十年。
| 政策依據
《財政部 稅務總局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延續西部大開發企業所得稅政策的公告》(財政部公告2020年第23號 )。
| 政策要點
自2021年1月1日至2030年12月31日,對設在西部地區的鼓勵類產業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本條所稱鼓勵類產業企業是指以《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目錄》中規定的產業項目為主營業務,且其主營業務收入占企業收入總額60%以上的企業。
| 案例解析
F企業為設在西部地區的鼓勵類產業企業,2020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為400萬元,主營業務收入占企業收入總額的75%,假定該企業不符合其他優惠政策條件,則該企業2020年度應繳納企業所得稅60萬元(400×15%),減免稅額40萬元(400×25%-60)。
| 填報方法
在《減免所得稅優惠明細表》(A107040)第21行填入相關內容。
| 注意事項
1.《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目錄》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制定。該目錄在本公告執行期限內修訂的,自修訂版實施之日起按新版本執行。2020年度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鼓勵類產業按照《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 年本)》(國家發展改革委令 2019 年第 29 號)中的鼓勵類產業和《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20 年版)》(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令 2020 年第 38 號)中的產業執行。
2.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比照西部地區的企業所得稅政策執行。
八、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
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稅前扣除延續五年。
| 政策依據
《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稅前扣除有關事項的公告》(財政部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43號)。
| 政策要點
自2021年1月1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止,對化妝品制造或銷售、醫藥制造和飲料制造(不含酒類制造)企業發生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30%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對簽訂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分攤協議(以下簡稱分攤協議)的關聯企業,其中一方發生的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稅前扣除限額比例內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可以在本企業扣除,也可以將其中的部分或全部按照分攤協議歸集至另一方扣除。另一方在計算本企業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限額時,可將按照上述辦法歸集至本企業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不計算在內。
煙草企業的煙草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一律不得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 案例解析
E企業2020年度實際發生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4300萬元,取得銷售(營業)收入28000萬元。則2020年準許扣除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限額為28000×15%=4200萬元,本年度實際可以扣除4200萬元,超過部分100萬元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扣除。
| 填報方法
在《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等跨年度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60)第1列“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填入相關內容。
| 注意事項
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限額扣除基數與業務招待費限額扣除基數一致,為當年銷售(營業)收入,主要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視同銷售(營業)收入、房地產開發企業的預售收入(銷售未完工開發產品取得的收入減去銷售未完工產品轉完工產品確認的銷售收入)和從事股權投資業務的企業取得的股息、紅利以及股權轉讓收入。
九、金融、保險等機構
金融、保險等機構取得的涉農利息、保費減計收入優惠延續四年。
| 政策依據
《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延續實施普惠金融有關稅收優惠政策的公告》(財政部公告2020年第22號)
| 政策要點
自2020年1月1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對金融機構農戶小額貸款的利息收入,對保險公司為種植業、養殖業提供保險業務取得的保費收入,對經省級金融管理部門(金融辦、局等)批準成立的小額貸款公司取得的農戶小額貸款利息收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90%計入收入總額。
| 案例解析
G企業是一家農村商業銀行,2020年度營業收入為2200萬元,利潤總額為600萬元,無其他納稅調整事項,未享受其他稅收優惠,當年農戶小額貸款的利息收入為1000萬元,則該企業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農戶小額貸款的利息收入可以減計為900萬元(1000×90%),應繳納企業所得稅=(600-100)×25%=125萬元,節稅25萬元(100×25%)。
| 填報方法
在《免稅、減計收入及加計扣除優惠明細表》(A107010),第20行“1.金融機構取得的涉農貸款利息收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減計收入”填入相關內容。
| 注意事項
1.農戶,是指長期(一年以上)居住在鄉鎮(不包括城關鎮)行政管理區域內的住戶,還包括長期居住在城關鎮所轄行政村范圍內的住戶和戶口不在本地而在本地居住一年以上的住戶,國有農場的職工和農村個體工商戶。位于鄉鎮(不包括城關鎮)行政管理區域內和在城關鎮所轄行政村范圍內的國有經濟的機關、團體、學校、企事業單位的集體戶;有本地戶口,但舉家外出謀生一年以上的住戶,無論是否保留承包耕地均不屬于農戶。農戶以戶為統計單位,既可以從事農業生產經營,也可以從事非農業生產經營。農戶貸款的判定應以貸款發放時的承貸主體是否屬于農戶為準。
2.小額貸款,是指單筆且該農戶貸款余額總額在10萬元(含本數)以下的貸款。
3.保費收入,是指原保險保費收入加上分保費收入減去分出保費后的余額。
4.金融機構應對符合條件的農戶小額貸款利息收入進行單獨核算,不能單獨核算的不得適用上述優惠政策。
十、小額貸款公司
小額貸款公司貸款損失準備金稅前扣除政策延續四年。
| 政策依據
《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延續實施普惠金融有關稅收優惠政策的公告》(財政部公告2020年第22號)。
| 政策要點
自2020年1月1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對經省級金融管理部門(金融辦、局等)批準成立的小額貸款公司按年末貸款余額的1%計提的貸款損失準備金準予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 案例解析
H企業為經省金融辦批準成立的小額貸款公司,2019年末貸款資金余額為1億元,年末貸款損失準備金余額為100萬元,2020年發生各項貸款金額2億元,當年未核銷貸款損失,會計按發生額的1.5%計提貸款準備金300萬元,本年末貸款資產余額3億元,貸款準備金余額為400萬元。則貸款準備金可以扣除的限額=30000×1%=300萬元,當年準予稅前扣除的準備金=300-100=200萬元,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300-200=100萬元。
| 填報方法
在《貸款損失準備金及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120)第8行“小額貸款公司”填入相關內容。
| 注意事項
具體政策口徑按照《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金融企業貸款損失準備金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有關政策的公告》(財政部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86號)執行。
以上就是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全部內容,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識,可選擇前往仁和會計官網學習。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