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責任保險力爭年底前化解償付能力風險
2018-11-23 15:20:56 來源:中國證券報
各家保險公司第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日前已悉數披露完畢。分析人士指出,保險業整體償付能力較為充足。已披露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的財險公司中,綜合償付能力超過150%的險企共78家;壽險公司償付能力超過150%的險企共69家;新近開業的險企償付能力數據處于高位。
銀保監會副主席王兆星表示,截至三季度末,保險公司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達到245%,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達到234%。與此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其中一些“老面孔”償付能力依舊承壓,部分人身險公司償付能力逼近監管紅線。
“老面孔”依舊承壓
數據顯示,永安財險、吉祥人壽、新光海航人壽及中法人壽四家險企今年三季度的償付能力數據不達標。
償付能力報告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吉祥人壽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78.37%,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85.43%,2018年第二季度風險綜合評級結果為C。吉祥人壽在償付能力報告中表示,其風險綜合評級結果主要是由于償付能力充足率不達標。
中法人壽三季度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為-6739.43%,指標較上一季度繼續下滑。中法人壽在報告中談及公司面臨的風險時表示,公司償付能力不足主要是由于資本金長期未得到補充,公司經營支出導致實際資本持續下降,從而低于監管要求。
同時,中法人壽的增資增資計劃遲遲未獲監管批復,計劃引入的股東屢次發生變動。在此背景下,中法人壽只能依靠向股東借款來應對償付能力困境。今年以來,中法人壽已經向大股東借款8次,累計金額達6410萬元。
業內人士指出,償付能力持續略高于監管線確實影響了公司業務發展。尤其是在“開門紅”等關鍵節點,目前不達標公司仍在積極與股東協調增資事宜。
化解階段性問題
長安責任保險償付能力出現階段性不足。長安責任保險2018年第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公司三季度綜合償付能力和核心償付能力均為-41.5%。低于法定監管標準,償付能力出現階段性不足。
據長安責任保險透露,自2015年起,公司開展了個人房產抵押貸款融資、個人車輛抵押貸款融資和汽車消費分期融資等保證保險業務。2018年以來,在去杠桿等金融調控政策的大背景下,社會融資的信用明顯緊縮,公司的部分客戶現金流受到影響,逾期還款有所上升,公司按照保險合同進行賠款墊付。2018年三季度,公司本著謹慎評估、審慎反映業務風險的原則,對相關業務進行風險評估,計提了減值準備及準備金約4億元。同時,受國內資本市場持續下跌影響,公司投資出現虧損。上述兩方面因素導致公司綜合償付能力指標大幅下降。
中國證券報記者從長安責任保險了解到,目前公司上述保證保險業務的存量風險已大幅下降至期初的十分之一以下,風險基本釋放。針對當前償付能力不足的風險,公司股東會、董事會、管理層高度重視,正抓緊按照董事會通過的增資擴股方案,落實增加注冊資本補充償付能力工作,力爭在2018年底年前解決公司償付不足問題。
據悉,長安責任保險出現償付能力階段性不足,但該公司現金流正常,現金性資產充足,能夠確保公司履行正常理賠義務,有效保證公司客戶權益。目前,該公司的各項理賠工作如常進行。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