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應用細胞外機械刺激,促進DNA納米結構的核內傳遞
2022-04-19 15:40:36 來源:中國科學報
DNA納米結構是納米醫學應用中極具優勢的基因載體,但它們向細胞核的傳遞效率仍然很低。近日,香港中文大學的一個科研團隊提出了DNA納米結構的細胞內機械傳遞路徑,相關成果4月18日在線發表于《納米通訊》上。
在研究中,科研團隊提出了細胞外機械刺激的應用,以激活細胞機械傳導,促進DNA納米結構的核內傳遞。
具體的方法是,用富含聚胸腺嘧啶核苷的球形核酸(poly(T)SNAs)在單張蓋玻片的溫和壓縮下處理哺乳動物細胞,這可產生很高的核積聚,且無嚴重的內體包裹、細胞毒性或長期膜損傷;這一方法還不需要化學修飾或轉染試劑。
研究發現,輕微的擠壓會激活DNA納米結構的機械傳導,并導致核移位。聯合采用壓迫和聚寡核苷酸治療的方式,可上調與肌球蛋白、肌動蛋白絲和核輸入相關的基因。用含有反義寡核苷酸的球形核酸壓迫內皮瘤細胞,可抑制核內癌基因的生長。
科研團隊表示,這一研究成果將推動DNA納米技術和細胞生物力學在核內研究中融合應用。
外力促進DNA納米結構在核內傳遞? 圖片來自論文
(原標題:外面加把勁,DNA納米結構更容易在核內傳遞)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