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何時進入常態?多位權威專家重磅發聲!-當前短訊
2022-12-16 16:06:11 來源:中國新聞網
隨著防疫形勢迎來較大變化,我國防控政策也在不斷優化調整當中。疫情何時進入常態?醫療資源擠兌會出現哪些情況?在2023環球時報年會生命健康分論壇上,張伯禮、梁萬年、曾光、李侗曾等權威專家對上述問題作出最新研判。
(資料圖片)
資料圖:北京多個公園恢復開放。 中新社記者 田雨昊 攝
張伯禮:一二月份后疫情有望進入常態
張伯禮表示,目前疫情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應以變應變,我國防控政策也是按照這個邏輯在不斷優化調整。奧密克戎病毒感染性強、毒性弱,無癥狀人群占了三四成,有上呼吸道癥狀的四五成,重癥及后遺癥比較少。
他提到,防控政策優化調整后,短期內感染人數會增加,但整體情況在往好的方向發展。一二月份高峰過后,到春暖花開時疫情有望進入常態,不會出現大規模感染,人們的工作、生活、學習也將逐步不受影響。
張伯禮建議,目前階段還是要做好個人防護,“早陽早好”的觀點不對,個人防護至關重要。雖然感染后3-6個月再次感染的幾率小,但病毒不斷在變異,不管是否感染過都應做好防護。沒有絕對禁忌癥的人群建議及時接種疫苗。
資料圖:廣州市海珠區,中大紡織商圈有序復市。 中新社記者 陳楚紅 攝
梁萬年:首輪感染高峰期不同城市要區別來看
梁萬年表示,從總體來看,國內一些地區的疫情處在上升階段。任何一個傳染病傳播的規律,都要經歷引入、擴散、上升、高峰、下降5個階段,現在很多城市,奧密克戎感染已經進入上升期,但有些城市還是擴散期。一般來說,呼吸道的傳染病在城市達到峰值要比農村地區更快,從人群來看,活動頻繁外出多的人一般是第一波感染人群,相比之下,老年人等出門少的人群要晚一些。
他表示,具體幾月份達到高峰,不同城市需要區別來看,防控措施、人群免疫水平等都是影響因素。要判斷疫情是否到了吃緊階段,幾個參數值得考慮:1.重癥的發生情況;2.醫療資源的擠兌情況。
梁萬年介紹,現在亟需做好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人群疫苗接種,特別是老年人,慢病患者;二是相關資源儲備、醫療能力提升,要堅持分級診療、藥物有效供給、公眾健康教育,采取適度社會公共衛生干預措施,強化病毒變異的檢測和相關研究等。
他表示,應適當有序采取社會公共衛生干預措施,把感染峰值壓低到有效控制階段。
資料圖:學生們復學復課 劉新 攝
曾光:疫情可控且形勢會越來越好
曾光表示,“放開”不單取決于公共衛生,中央決策是綜合考慮,考慮到經濟發展、社會安定、就業率、國際關系等,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兼顧各方利益。他認為,當前平衡點的選擇合適。
他提到,現在疫情來勢洶洶的原因有多方面,不能都歸結于“放開”。奧密克戎變異株在北方是BF.7,在南方是BA5.1,這些傳播率都是最高的,且冬天的氣候有利傳播。另也暴露出人群第三針打的時間太長,靠過去免疫的方式阻擋疫情傳播已經不現實,綜合結果導致疫情大幅度上升。
“我們的對策,一個是主動放開,第二個是根據形勢的發展,提出應急的放開措施,整個形勢還是可控的?!痹獗硎荆@個過程過去以后,就會進入春天,形勢會越來越好。
資料圖:北京市豐臺區豐體方艙發熱門診開診 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
李侗曾:下一步醫療擠兌可能出現在床位使用上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呼吸與感染疾病科主任醫師李侗曾表示,現在醫療擠兌主要體現在發熱門診、急診。一些鎮痛藥、感冒藥等非處方藥原先在藥店能夠購買,不需要去醫院,但因為藥店現在臨時出現供貨緊張,只能到發熱門診、急診去看病,這些地方也成了“重災區”,很多工作人員被感染。
李侗曾稱,現在很多醫療機構已陸續有工作人員返崗。下一步醫療擠兌可能出現在床位使用上。
他指出,前期感染的都是一些年輕人、上班族,后面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本身有基礎病的,平時不怎么出門,在前面的第一波可能躲過去,但隨著感染的年輕人增多,當這些年輕人回家探望老人,越來越多的老人可能被感染。
李侗曾表示,感染新冠后,一些老年人、有基礎疾病的人可能會出現肺炎,基礎病不穩定的情況下要就醫,可能對床位甚至對重癥床位的需求就會增加,后期住院的壓力可能會更大。
李侗曾介紹,很多醫院采取了一些措施,不再把防院感、防擴散放在第一條,而是將積極的救治患者放在第一步。對于監護室、手術室、婦產科、透析室等重點科室工作人員的要求更高,確保沒有傳染性后再返崗,因為他們面對的是一些脆弱人群。后期醫護人員大部分進入康復階段,人手緊缺會得到解決,但老年群體住院需求可能會增加,還是有場硬仗要打。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