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弱市”或延續 基金經理急尋明年核心資產
2018-12-03 12:02:57 來源:中國證券報
今年以來,A股市場整體走勢低迷,偏股型基金業績也隨之受到重創。根據數據,截至11月30日,高達99%的偏股型基金今年以來出現虧損,其中,前11個月虧損超過40%的也不鮮見。
在市場環境沒有明顯改善的背景下,許多基金經理認為,A股繼續震蕩的“疲弱市”仍將延續,指數很難有大的突破,但個股和板塊卻有可能迎來結構性機會。而在基金經理們眼里,這些結構性機會主要來自于政策的影響和行業的逆周期運行。
揚“長”避“短”追價值
對于許多秉承價值投資的基金經理來說,A股的短期走勢撲朔迷離,過度的反復震蕩令獲取正收益舉步維艱,但如果將投資的時間拉長,卻可以撥開云霧見青天。
上海某股票型基金經理認為,中國經濟增速下滑壓力加大,但中國經濟的結構性轉型也在提速,在傳統經濟走下坡路、宏觀經濟體量增速下降的同時,符合未來發展方向的新經濟發展卻如火如荼,這表明,如果選對了方向,A股的中長期投資并不需要悲觀。“是金子,最終總要發光,現在反而是買入這類股票的好機會。”該基金經理說。
上投摩根動力精選基金擬任基金經理孟亮則認為,中國尋求經濟增長新動能,推動建立中國新一代核心資產的發展方向是堅定的。而這其中代表科技發展、創新、消費升級、制造升級等方向的行業和板塊必然得到更大力度的支持,也更值得投資者關注。
談及新一代核心資產的發展方向,孟亮表示,例如在通信行業,中國已在5G等產品應用上大規模布局,同時也在國際上率先實現商業試用,無論是上游的通信運營商,還是中下游的設備商、應用提供商,都積累了非常大的先發優勢。同時,類似于5G這樣的戰略方向還很多,受益于中國巨大的內需市場和技術、人才積累,如新能源汽車、醫藥、光伏等板塊都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底部區域夯信心
事實上,雖然認識到“疲弱市”的現狀,但許多基金經理對A股處于底部區域的態度卻基本一致。
某基金公司權益投資總監向記者表示,從三個維度來看,A股已具備長期吸引力:第一,企業盈利仍然穩健,未來12個月每股盈利雖自高點有所回落,但仍然處在數年來的高位;第二、外資仍在通過滬港通等渠道,積極流入A股,外資持有的A股占比不斷升高;第三、從技術面上看,歷史上滬深300在六個月內自高點回撤超過20%后,通常會有較大幅度的反彈。
而海富通基金周雪軍則認為,在底部區域,市場會逐漸顯現一些結構性機會。在具體操作中,他將回避經濟順周期行業,消費品板塊也將保持謹慎。未來將主要關注逆周期板塊,如基建、地產等;和周期關聯度較小的偏成長類股票,如計算機、通信等板塊中為政府、金融機構等提供穩定服務的企業。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