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探日”時代!我國首顆探日衛星實現太陽探測零的突破
2021-10-15 10:06:42 來源:科技日報
中國目前已經制定了兩個太陽探測計劃:“羲和”和“夸父”。
“羲和”號是發射太陽Hα光譜探測與超高指向精度、超高穩定度衛星平臺試驗的科學技術試驗衛星,實現我國太陽探測破冰之旅。羲和是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太陽女神,是掌管時間和歷法的太陽神,并以太陽母親的形象為人們所認知。
“夸父”計劃是研制發射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衛星,對太陽進行科學觀測,已納入中國科學院先導計劃。夸父源自《山海經》,夸父追日,最后化身為夸父山的傳說廣為人們所熟知。
趙堅介紹,兩個計劃經過多年的準備,正在拉開帷幕。“羲和”號衛星重量508公斤,設計壽命3年,運行于517公里高度、傾角98度的太陽同步軌道,該軌道將經過地球的南北極,能夠24小時連續的對太陽進行觀測。“夸父”計劃天基太陽天文臺衛星計劃明年發射,也是運行于太陽同步軌道,軌道高度約700公里。
趙堅透露,我國正在論證后續太陽探測發展計劃,科學家們希望按照在黃道面內多視角探測(首選地日拉格朗日L5點)、大傾角太陽極區探測和太陽抵近觀測“三步走”進行實施,由易到難,逐步深入,進一步了解太陽的構造,確定太陽活動的三維結構,掌握機理和活動規律,預報空間天氣,趨利避害,造福人類。
本次發射采用長征二號丁一箭十一星“拼車”發射方式,除將“羲和”號主星成功發射外,還將亞太空間合作組織2顆大學生小衛星、和德宇航公司2顆衛星、低軌導航增強試驗衛星、軌道大氣密度探測衛星、氣象星座試驗衛星、空間交通試驗衛星等10顆搭載小衛星發射入軌。(張未 劉慶豐 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 崔爽)
相關閱讀